微信掃一掃
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全面推進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建設,吸引集聚廣大青年來聊留聊就業創業,為聊城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青年力量,經市委、市政府研究,決定實施“青年興聊”工程?,F結合我市實際,提出以下意見。
一、做強青年集聚平臺
1.打造“青聊有約”品牌。聚焦廣大青年特別是聊城籍在外求學就業青年、駐聊院校學生等,依托駐外招商辦事處、外地聊城商會、青年聯絡站、高校人才工作站舉辦系列宣傳推介會,鼓勵引導青年來聊留聊就業創業。(責任單位: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、團市委、市教育體育局、市商務局、市投資促進局、市工商聯)
2.擴大青年就業崗位。發揮國有企業吸納就業作用,每年市屬國有企業提供60%以上的崗位面向青年招聘。發揮優勢產業吸納就業、擴大就業作用,推進制造業十二大產業、20條產業鏈擴量提質增效。鼓勵中小微企業吸納??萍耙陨蠈W歷層次(含相當于??茖W歷層次)青年就業,對于吸納青年初次就業、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、繳納職工社會保險6個月以上的,給予企業500元/人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。(責任單位:市國資委、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、市工業和信息化局、市財政局)
3.引導青年來聊就業。暢通青年來聊留聊渠道,依托大中城市聊城商會、企業家協會、各大高校共青團組織等,探索設立一批青年聯絡站,先期設立3-5家,根據工作成效每年給予最高20萬元經費扶持。發揮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、勞務派遣機構從市外引進青年來聊就業作用,每從市外引進1名??萍耙陨蠈W歷層次(含相當于??茖W歷層次)青年與我市企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、繳納職工社會保險滿1年的,給予引入機構300元/人一次性補貼。(責任單位: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、市財政局、市工商聯)
4.提升服務便利度。開發建設一站式服務平臺,定期宣傳市情市貌、發布最新政策,提供青年來聊留聊就業創業線上服務。聚焦產業優化布局、重點行業企業人才用工需求,完善人力資源需求征集發布機制,常態化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活動。建立青年供求信息數據庫,抓好跟蹤服務、精準對接、統計分析,為開展好專項工程提供支撐。(牽頭單位: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、團市委;責任單位:市大數據局、市商務局、市投資促進局、市國資委、市工業和信息化局、市財政局)
5.加大政策集成力度。梳理青年適用的各類產業發展、就業創業、住房安居、婚姻落戶、子女教育、老人贍養、醫療服務、文旅消費等政策,明確每項政策的申領方式、辦理地點、咨詢電話,通過政府網站、政務服務網、愛山東APP等平臺,統一對外發布一本“明白賬”、一個“二維碼”、一個“云平臺”,并定期更新完善政策事項,讓廣大青年及時了解享受優質便捷高效的服務。(牽頭單位: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、團市委;責任單位:市委組織部、市發展改革委、市工業和信息化局、市住房城鄉建設局、市民政局、市公安局、市教育體育局、市衛生健康委、市醫保局、市商務局、市投資促進局、市文化和旅游局、市大數據局等)
二、支持青年創業創新
6.強化青年創業扶持。新建或改建一批青年創業園、留學生創業園、農民工返鄉創業園,優化提升各類創業孵化基地(園區)、眾創空間等現有平臺。政府舉辦的各類創業創新孵化平臺向青年創業者免費提供3年創業場所,跟進落實稅費減免、擔保貸款等政策;入駐其他創業創新孵化平臺或在外租賃場所,符合條件的,給予最長3年、每年不超過1萬元的租賃補貼。(牽頭單位: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;責任單位:市科技局、市工業和信息化局、市財政局、市農業農村局、市稅務局)
7.豐富青年創業活動。定期舉辦青年創新創業大賽、電商創業大賽、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,引導銀行機構對符合條件的獲獎項目提供信貸支持,優先入駐政府舉辦的各類創新創業平臺。組織實施青年優秀企業家、十大青年創業之星、十大投資興業典型、十大返鄉創業農民工等選樹活動,給予激勵和重點扶持。(牽頭單位: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、團市委;責任單位:市委組織部、市委統戰部、市婦聯、市工商聯、市投資促進局、市財政局、市地方金融監管局、市農業農村局、市科技局)
8.加強青年創業導師隊伍建設。面向企業家,高校院所科研單位專家學者,金融機構、社會服務機構、政府及其所屬機構專業人才征集創業導師50人以上,持續開展創業指導、創業培訓、投融資對接等青年創業服務,不斷提升青年創業服務質量。對在創業服務指導和幫扶活動中積極主動、成績突出、成效顯著的創業導師給予激勵。(責任單位: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、團市委)
三、扶持青年成長成才
9.促進青年能力提升。定期舉辦一系列綜合性、行業性技能大賽活動,創新開展農村經理人職業技能大賽,推進廣大青年提升技能水平。打造“水城工匠”品牌,建立“新八級工”技能評價體系,推進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擴容提質,培育青年成為產業骨干、業務精英、能工巧匠、技能達人,拓寬青年職工職業發展通道。引導企業與職業院校、技工院校深化校企合作,實施新型學徒制、“訂單式”培養等項目。(責任單位: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、市農業農村局、市教育體育局、市總工會、團市委)
10.鼓勵青年干事創業。實施“村村都有好青年”選培計劃,到2025年累計選樹不少于10000名“好青年”,開展市縣“好青年”評選活動,探索建立“好青年”推優入黨、技能培訓等工作機制。深化青年志愿者行動,建立青年志愿服務人才庫,吸納更多法律、心理、醫療、教育方面的專業青年加入志愿者行列。(責任單位:團市委、市委組織部、市農業農村局、市財政局)
11.維護青年合法權益。成立青年法律服務中心,廣泛開展普法宣傳活動,為青年提供法律援助服務。開展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“護航行動”,落實基層快遞網點從業人員優先參加工傷保險政策,發揮鄉村振興青年創業者協會、外賣行業黨委、各級工會組織作用,保障新就業形態青年合法權益。(責任單位:團市委、市司法局、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、市市場監管局、市總工會)
12.支持青年參政議政。積極推薦政治素質好、參政議政能力強的青年作為各級黨代會代表、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人選,符合條件的優先推薦為各級優秀共產黨員、勞動模范等,吸收優秀青年加入青年聯合會、婦女聯合會等組織。(責任單位:市委組織部、市委統戰部、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、市政協辦公室、市總工會、團市委、市婦聯)
四、打造青年樂業環境
13.加強青年住房安居保障。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,根據需求情況,在土地出讓時配建適當比例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和人才住房。來聊留聊青年符合我市住房保障條件的,可同等享受保障性租賃住房、人才住房、公租房等住房保障政策,有效緩解青年住房困難。加快創設一批“青年驛站”,為市外來聊參加招聘的青年提供最長3天免費住宿。(責任單位:市住房城鄉建設局、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、團市委、市財政局)
14.減輕青年“一老一小”照護負擔。聚焦青年人贍養老人需求,來聊留聊就業青年的父母可同等入駐我市公辦養老機構,經濟困難老年人可同等享受我市養老補貼政策;征集10-20家社會養老服務機構,指導制定青年人父母社會養老普惠價格和優惠政策。聚焦青年人嬰幼兒照護需求,為市外來聊就業青年的3歲以下嬰幼兒子女推薦優質托育服務機構,并給予每人每月300元、最長6個月的托育費過渡補助;擴大幼兒園托班供給,新建、擴建幼兒園的,合理增加面積開設托班,2023年增加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3000個左右。(責任單位:市民政局、市衛生健康委、市財政局)
15.加強青年子女教育服務。每年6月底前,提前公布義務教育入學條件、入學程序、學校學位數量等信息,方便青年辦理子女入學手續。各縣(市、區)教育部門、公安部門摸清各學校特別是熱點學校戶籍數據、適齡兒童數據,人數接近或超過招生規模警戒線的,及時發布預警,引導廣大青年合理選擇子女就讀學校。根據青年子女需求開展課后服務,各學校積極打造課后服務超市,確保有需求的青年子女全覆蓋。鼓勵具備條件的學校開展學生寒暑假托管服務,切實解決青年子女托管難題。(責任單位:市教育體育局、市公安局)
16.豐富青年文化娛樂生活。加強生活配套服務,面向青年發放消費券、健身券、讀書券等,鼓勵社區、小區完善面向青年的活動場所、配套設施、餐飲服務。打造一批網紅打卡地、城市新地標,舉辦高品質商演、文化展覽、青年歌手大賽、體育賽事等文體活動,豐富活躍青年文化生活。搭建青年交友聯誼平臺,每年舉辦一系列青年聯誼和婚戀交友公益活動,幫助單身青年解決婚戀需求。(責任單位:團市委、市商務局、市民政局、市文化和旅游局、市教育體育局、市婦聯、市總工會)
本文件所指青年,年齡范圍為16-35周歲。同時符合聊城市招才引智政策的,按從優、就高、不重復原則享受相關政策。
本意見自印發之日起施行,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,國家、省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。